“双减”背景下,如何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将数据作为一种教学新生态要素运用到作业评价中?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聚焦作业评价,确立大数据支持下的作业评价改革研究,在探索轻负高效的作业之路上做出不少探索。该校通过作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多元分析,把握数据背后的教学意义与价值,利用对作业情况的及时反馈,推动教学不断改进,助推教学提质增效。
学校深入贯彻“双减”精神,教研团队在反复研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智慧评价”、遵循“智慧评价”、践行“智慧评价”,逐步实现“智慧评价”的精准化、个性化、持续化、多元化。
“智慧评价”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个体或班级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帮助教师实现精准辅导。
“智慧评价”要实现“千人千面”,辅助学生、老师及家长及时了解薄弱知识点,助力教师实现作业分层、弹性作业。可根据作业情况刨根问底,生成体现每个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评价报告,针对性地助力学生成长。
“智慧评价”能持续性收集作业数据并进行纵向对比,实现不同时间维度均能灵活绘制成长图谱,体现学生成长的动态轨迹。教师能在各个作业节点了解学生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进步。
“智慧评价”实现作业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一让主体多元:生生互动、同伴互助,家长点评、跨越时空;二让内容多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业评价均纳入其中,为评价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提供更多可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双减”以来,学校引入数据采集及自动分析技术,赋予作业评价“智慧大脑”。坚持“教—学—练—评”一体化作业设计追求,结合大数据平台,构建了“作业一体化设计——作业一站式批改——作业智慧化评价——评价多元化应用——支持性工具开发”的作业设计及评价环节。
在作业一体化设计方面,学校首先依据课标,制定作业标准。建立了年级骨干教师团队,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业要求梳理出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及其能力、素养要求,再罗列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题型中的分布,以及同一知识点在同一题型中不同难度的划分,然后构建出各年级数学单元作业标准细目表,最后将细目表录入到大数据平台中,为作业分析提供依据。
其次,立足标准,设计分层题库。学校组织各年级教师依据单元作业标准,针对细目表中的每个知识点,设计出不同题型和不同难度的题目,将设计出的每道作业题贴上编码标签,根据知识点“分门别类”地汇集起来,形成校本作业题库。题型主要包括了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操作、解决问题等。难度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类是基础巩固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结构,掌握方法,培养能力;B类是综合提高题,旨在运用2~3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定势走向灵活;C类是横向拓展题,强调单元内多个知识点或跨单元、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下、丰富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平时,老师们还可以根据学情,布置“定制”作业。除了搭建各年级校本题库,学校还把积累、收集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学校大数据平台内置成学校资料库,进一步为老师们提供资源帮助和工作便利。教师布置作业时,进入平台选择知识点、题型、难度等标签,通过题目重组、改编调整、自主创编或多种方式混合,生成一份面向学生的“私人定制”化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完成A类作业,自选B类、C类作业,实现作业的分层化和弹性化。
此外,还可以实现作业一站式批改,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借助智慧批改工具,一边批改、一边实时记录并上传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到大数据平台,学情数据可在教师作业批改完成后就自动同步更新,即时生成班级、个人等不同维度的学情报告,为后续作业精准评价与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智慧化的作业评价,也给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系统可以根据教师批改作业过程中上传的作业评价信息,自动分析并匹配每一题的知识点,实现数据收集、分析“面面俱到”;教师在后台则根据成绩分析、题目分析、知识点分析、学生表现分析和班级对比分析等不同的数据,对作业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分析,更精准地掌握班级学情,为进一步的精准化辅导奠定基础。
从共性分析上来说,教师可以精准掌握知识点的得分率,从而迅速地了解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精准定位班级共性的困难点和易错点;从个性分析上来说,教师在整体掌握本次作业情况的同时要逐题查看每位学生的作答情况,能及时关注到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了解学生在本次作业中整体完成情况,给出个性化的评价建议,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度。
借助大数据,横向上,教师可以实现班级内、年级内的数据比较,从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纵向上,数据支持下的作业分析和评价不断累积学生作业数据,绘制学生的成长轨迹,教师通过持续性的关注,掌握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动态过程,对于学习有起伏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关怀和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温度。
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精准找到教学的薄弱点,助力教师及时进行作业的个性化辅导与改进后期教学;另一方面,作业数据是一种“生成性”资源,上一学年的作业数据可以为下一学年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教师更精准地预设学情,从而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易错点,完善作业题库和设计,实现更新与迭代,提升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品质。
借助大数据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智能生成适合每个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个性”错题集,通过举一反三来帮助学生扫清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障碍。此外,还有针对班级的“定制”错题集,教师根据班级内的典型错例,在题库中搜集选用相关题目形成单元复习作业档案袋,使巩固练习更有精度。
通过学情实时反馈,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错题推送功能实现精准补缺和错题讲解,在此基础上与老师制定的学生的学习计划达成共识,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大幅提高家校共育的水平。
在推进大数据支持之下的作业评价过程中,学校还同步开发了相关的支持型平台和工具。目前,已建立由课标解读库、诊断式题库、专家经验库、学习痕迹数据库构成的学情大数据平台。极具特色的支持型学习工具库也应运而生,目前已推送“学习小妙招”“作业超市”“家长说”“一句线个学习工具,受到学生欢迎、家长关注;“云系列”产品——云课桌、云书包、云图书馆等也陆续出台。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教师借助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度、多角度的数据分析,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状态,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作业内容,让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化、分层化的学习。
据了解,在开启智慧作业评价以来,学校老师们的教学以及同学们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领域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近两年的情境测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数学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升,情境测查优秀面可达99%以上;从近两年的期末测试数据中可以看出,学校中、高年级各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远高于区级均值,并且呈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学生不把作业带回家,作业负担减轻了,课余时间也更多了,在课后服务时便能“大展拳脚”。“双减”以来,学校为学生提供了50余种兴趣活动课,还结合项目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的实践性作业、跨学科项目式作业,力求让学生“学得好”“玩得好”。因此,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他们不仅在国际国内重大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中屡获金牌和团体冠军,还在楚剧、戏曲、版画、田径、游泳等体育、艺术方面不断斩获佳绩,他们走出武汉市、走出湖北省,在祖国和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崭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