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登录河南郑州惠济区:党建项目“微服务”撬动社区治理“大

发布时间: 2024-04-21 13:13:06   来源:中欧体育app全站 作者:中欧体育app下载官网  

  惠济区位于郑州市区北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城区,现有党员17492名,基层党组织708个,社区39个。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全区社区数量激增,社区治理的难度、广度、复杂度进一步凸显,也发现了一些更为细致的问题: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服务能力不强、居体意识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既有无主管楼院因“脏、乱、差”环境和管理欠缺造成的饱受诟病,也有成熟社区“一老一小”服务的缺位,还有新建社区构筑守望相助邻里关系的渴望。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惠济区创新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服务项目化,在无主管楼院、成熟社区与新建社区分类实施工程类、服务类、睦邻类项目,从提升服务效能入手,将服务项目内嵌于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服务项目全周期管理,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扩大服务覆盖面,激发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

  1、明确方向,规范管理。惠济区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行城乡社区服务项目化的实施意见》《社区服务项目流程图》等具体方案,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组织—楼院党员”党组织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同时,建立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社区项目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2、优化机制,健全体系。探索“多措并举推项目、多级联动征项目、集思广益议项目、精心实施落项目、实干实绩评项目”的社区党建服务项目“五步工作法”。构建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政府立足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储备,评选优秀项目,激发参与活力;镇(街道)组建监督小组,全过程服务管理;社区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接受居民监督,全方面保障项目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3、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严格落实每个社区30万元服务群众经费基础上,成立5个社区治理慈善基金,筹集资金132万元,确保有钱办事。成立多主体参与的工作小组8个,开展项目设计、建设指导、成效评价等工作,通过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居体优势,奠定项目高质量实施的基础。

  惠济区以解决居民切身利益问题为党建服务项目设计、社区源头治理的逻辑起点,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有效培育社区内生力量,对工程类、服务类、睦邻类党建服务项目进行探索,形成了4种不同类型的党建服务项目闭环机制。

  1、以鸣翠苑小区为代表的无主管楼院服务项目闭环机制。无主管楼院服务项目是政府、社区、居民合作改造小区的一种有效机制。鸣翠苑小区属村管小产权房,一直无专业化管理主体,卫生环境“脏”、公共管理“乱”、基础设施“差”。实施党建服务项目后,社区党支部充分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出了“党建赋能、蝶变新生”项目,扎实推进垃圾清运、路面硬化、车位规划、环境美化等一系列软硬件提升工程,并组织业委会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积极协调辖区高校大学生志愿团队,在楼院内实施地面美化、墙体彩绘等提升工作,如今的鸣翠苑小区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生活便利,小区居民交口称赞。

  2、以常青社区为代表的老年志愿帮扶服务项目闭环机制。老年志愿帮扶服务项目是盘活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常青社区的居民多以老年群体为主,50岁以上老人多达800人,70岁以上老人将近200人,其中行动不变、空巢老人与伤残老人达100余人,社区养老需求问题突出。实施党建服务项目后,常青社区推出“常青乐邻老伙伴”志愿者帮扶项目,发动社区50岁以上的居民成立志愿者队伍,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爱心帮扶、关怀慰问和情暖人心系列主题活动,累计发动志愿者80余人次,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惠及困难老人近200人,获得辖区老人的广泛称赞,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社区整体氛围更加和谐友爱。

  3、以清华园社区为代表的青年校地合作服务项目。青年校地合作服务项目是畅通校园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有效机制。清华园社区年轻双职工家庭住户多,有强烈的统一托管孩子的服务诉求。实施党建服务项目后,清华园社区依托团区委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推出“圆梦清华、益夏课堂”暑期公益课堂项目,采取“社区+志愿者+义工”联动模式,从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自信力、表现力等方面策划相关课程内容,通过开设行知课堂、学艺课堂等,帮助孩子们在娱乐中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今年以来,已开展主题活动8次,累计服务400余人次,有效解决辖区200余户双职工家庭的教育负担,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4、以迎宾社区为代表的睦邻类服务项目。睦邻类服务项目是盘活社区社会组织、满足居民群众文体活动需求的有效机制。惠济区建立了“1个区级+8个街道级+N项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党建指导、培育孵化、人员培训等服务,增强社区社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迎宾社区所承接的“邻出发”社区创业服务项目,通过发挥“邻”动讲师的教育辐射作用,引进“邻”储银行积分管理机制,打造“社区—居民”间的双向受益和反馈机制,目前已开展集中授课18场次,涵盖趣味钩织、团扇制作、包包DIY等,累计服务居民35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居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推进社区协商。充分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资源、服务、需求”三个清单,精准打捞群众需求。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围绕群众关心的小事、身边事,通过“社区金点子征集”“对话晚七点半”“小板凳议事会”等,摸清285个楼院和27.7万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累计征集意见建议1000余条,为从小从精从细设计项目做好准备。“项目好不好、大家一起议”,通过群众参议、社区评议、镇(街道)审议、区级联议,推出项目,以培训讲座、项目路演、公益创投等形式面向社会发布,提升群众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

  2、拓宽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面向疫情防控、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涌现出的400余名社区志愿者,招募组建“社区达人库”,引导其组建涵盖社区服务、文体活动、平安建设和居民自治等多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推动“活动自己组织、难事帮助社区”蔚然成风。发挥社区社会组织链接资源的优势,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资源筹集,通过筹工、筹劳、筹资等形式,引导专业的社区组织向社区提供老年人、社区微改造、青少年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广泛发动社区社会组织、楼院自管会和社区党群志愿者团队承接社区服务项目,切实提升楼院居民融入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实施“趣缘”党建工作法。在党建服务项目实施中,推动党建双覆盖,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根据行业相近、兴趣相投,建立趣缘党小组或者联合党组织,带领社区社会组织提升服务大局意识,在基层党委的领导下主动发挥效能,通过开展文体活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协商议事等,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拉近邻里和党群关系,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

  惠济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党建服务项目化工作法,把社区服务小项目作为办实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打造了235个叫得响、立得住、可推广的特色服务品牌,涵盖了无主管楼院改造、公益慈善、一老一小服务、睦邻活动等10大方面,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活力,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度”和“温度”,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建立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得到了上级部门、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肯定,郑州市、兄弟县区多次前来考察交流,惠济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抓好党建服务项目化工作助推基层治理必须突出抓好几个着力点:

  (一)必须提高站位,推动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基础在街道社区,关键在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目标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关键是突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施党建服务项目为切入点统筹好基层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项工作,推动基层党的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无缝衔接、融合发力。

  (二)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强保障。近年来,惠济区注重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以镇(街道)、社区区域党委为载体,着力构建区、镇(街道)、社区联动和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多方共建的工作格局,为基层治理汇聚了强大动能。但还需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镇(街道)管理体制,厘清职能职责,制定权责清单、赋权事项指导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为优化社区职能、实现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三)必须夯实基础,实现项目落实落细。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培养党务工作者与时俱进的专业化能力是做好服务项目等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打造“专业型”社区工作者队伍作为支撑,破解社区工作者成长的“天花板”难题,探索职务职称“双轨并行”的社区人才培养链,让他们上升有渠道、待遇有保障。坚持把打造“奉献型”志愿者队伍作为补充,设立社区志愿者驿站,加强社区志愿服务规范,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中欧体育登录